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痰饮咳嗽12》12.23a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痰饮咳嗽12》12.35
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妇人杂病22》22.7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太阳》66a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太阳》37a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太阳》97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太阳》98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太阳》99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太阳》100a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太阳》101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太阳》103a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太阳》104a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太阳》144a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与小柴胡汤) 《阳明》229a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阳明》230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其人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阳明》231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厥阴》379a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阴阳易差后劳复》394a
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必小柴胡汤) 《黄疸15》15.21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呕吐哕下利17》17.15a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妇人产后21》21.2
《千金》三物黄芩汤,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附】……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多吐下虫。见千金。 《妇人产后21》21.0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时)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妇人杂病22》22.1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太阳》103a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太阳》136a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太阳》165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腹满寒疝宿食10》10.12a
xx《外台》柴胡桂枝汤,治心腹卒中痛者。(附方) 《腹满寒疝宿食10》xx10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呕吐哕下利17》17.10a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太阳》161a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太阳》172a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呕吐哕下利17》17.11a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半夏苦酒汤主之。(苦酒汤) 《少阴》312a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少阴》313a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阴阳易差后劳复》397a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肺痿肺痈咳逆上气7》7.6a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肺痿肺痈咳逆上气7》7.8a
脉沉者,泽漆汤主之。(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肺痿肺痈咳逆上气7》7.9a
火逆上气(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肺痿肺痈咳逆上气7》7.10a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肺痿肺痈咳逆上气7》7.13a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千金》证治同,外更加胁下痛引缺盆。……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肺痿肺痈咳逆上气7》7.14a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日三夜一服。 《奔豚气8》8.2a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胸痹心痛短气9》9.4a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腹满寒疝宿食10》10.10a
《外台》霍乱四逆,吐少呕多者,附子粳米汤主之(外台一方有干姜一两)【补】 《腹满寒疝宿食10》10.0.3
《三因方》治忧怒相乘,神志不守,思虑兼并扰乱脏气,不主传导,使诸阳不舒,反顺为逆,中寒气胀,长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不食。【补】 《腹满寒疝宿食10》10.0.4
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腹满寒疝宿食10》10.16a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痰饮咳嗽12》12.18a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千金》云,小半夏加茯苓汤) 《痰饮咳嗽12》12.28
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 《黄疸15》15.20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呕吐哕下利17》17.12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痰饮咳嗽12》12.30a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茯苓汤主之。(小半夏加茯苓汤) 《痰饮咳嗽12》12.41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16》16.13a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台》云,治呕,心下痞硬者。) 《呕吐哕下利17》17.16a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呕吐哕下利17》17.20a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呕吐哕下利17》17.21a
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末之,以生姜汁和为丸,如梧子大,饮服一丸,日三服。 《妇人妊娠20》20.6a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治胸满,心下坚,咽中怗怗,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妇人杂病22》22.5a
《妇人杂病9方后注》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补】 《妇人杂病22》22.0
《千金》治冲任虚损,月信不调或来多不断,或过期不来,或崩中去血过多不止,又治曾经损娠,瘀血停留,少腹急痛,发热,下利,手掌烦热,唇口燥。及治少腹有寒,久不受胎。【补】 《妇人杂病22》22.0.2
《外台》黄芩汤,治干呕下利。【附】 《呕吐哕下利17》17.0.2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痰饮咳嗽12》12.38a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痰饮咳嗽12》12.39a
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痰饮咳嗽12》12.40a